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,用科学理论培养人,重视实践育人,引导学生走出教室、深入社会,在实践中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。在这一重要论述指引下,计算机与网络工程学院积极响应校党委号召,将课堂延伸至“历史现场”,组织学生走进大同红色记忆馆,开展参观学习活动,在历史文物与革命故事中汲取精神力量。
5月17日,我院带领团干代表前往大同红色记忆馆,开展了一次意义非凡的思政实践活动。
同学们带着求知与崇敬之心,穿梭于各个展厅。在“曙光初照”等展厅中,同学们通过阅读史料、观察文物,了解到山西早期革命的艰辛历程。高君宇作为山西党团组织的创始人,其“铁肩担道义”的革命精神令人动容,同学们从大同早期党组织的创建背景、工人运动的萌发等内容中,深刻感受到高君宇精神对这片土地的深远影响。他那坚定的信仰、敢为人先的勇气,如同一条隐形的红线,贯穿于山西早期革命的脉络之中。同学们围聚在反映山西早期革命志士活动的展板前,热烈讨论高君宇如何以青年之姿,点燃革命火种,引领进步青年投身民族解放事业。
参观中,同学们还通过馆内的文献资料、历史照片,进一步探寻高君宇精神的时代价值。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,激励着计算机与网络工程学院学子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,保持对真理的追求;他勇于创新、开拓革命新局的精神,与专业所倡导的创新思维不谋而合。同学们纷纷表示,高君宇精神将持续不断地激励自己在专业学习中勇于探索,以科技之力传承红色基因,担当时代使命。
本次“行走的思政课”,让思政课“行”在路上、“走”入内心,让思政教育变得有意思、有温度、接地气,也更有“触感”,是推进落实“时代新人铸魂工程”和推进“大思政课”建设的有益探索。我院将继续拓展此类实践教育,推动“行走的思政课”走得更深更实,让同学们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,汲取精神养分,以高君宇精神为指引,在科技报国的道路上砥砺前行,让红色基因在数字时代绽放新的光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