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,教育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,在实践中增长才干。在这一重要论述指引下,我院积极响应,将实践课搬入“历史大课堂”,组织学生前往梁思成纪念馆开展实践活动,旨在让学生从古建筑智慧中汲取灵感,为专业学习注入新思。
活动参观
6月14日,我院团委带领团干代表来到梁思成纪念馆。纪念馆以“宗师之路——梁思成与大同”为主题,设生平厅、学术厅、大同厅三个展厅。让学生们在古建筑与现代科技的交融中探寻智慧。
在生平厅,学生们驻足于一幅幅珍贵照片和手稿前。这里展示了梁思成先生的求学经历,从留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到回国后对中国古建筑的研究。同学们认真观看,有的用手机拍摄下梁思成先生的手绘建筑图,这些精确的图纸无一不彰显着先生对建筑的严谨态度。
活动进行
步入学术厅,《中国建筑史》的手稿影印件、对古建筑结构的解析图吸引了学生们的目光。梁思成先生对斗拱结构的深入研究,以及“图像证史”的研究方法,让学生们感受到学术研究的创新精神。
在大同厅,1:200比例复原的华严寺大雄宝殿模型让学生们眼前一亮。模型上标注着梁思成对“减柱造”“移柱造”结构的研究批注。学生们围绕模型讨论,结合之前对大同古建筑的实地观察,探讨着如何用相关专业的技术对这些古建筑进行数字化保护。
此次参观梁思成纪念馆的实践活动,是计算机与网络工程学院落实“实践出真知”的生动体现。学生们在自主参观中,不仅领略了梁思成先生对古建筑保护与研究的卓越贡献,更将古建筑智慧与专业知识相融合。未来,我院将继续拓展实践教育的广度与深度,引导学生在更多元的实践场景中汲取知识,让科技与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,在实践中传承与创新,为专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。